來源:人民網-安徽頻道 原創稿
太和縣作為產糧大縣,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責任扛在肩上、落實在行動上。為切實抓好糧食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,近年來,太和縣商務糧食局在系統內全面開展糧食倉儲規范化管理工作,先后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,制定了實施方案,以查找管理漏洞為抓手,不斷完善制度,規范管理行為,強化倉儲設施建設,美化庫區環境,實施“人才興糧”“科技興糧”和現代化信息化管理新技術等措施,激發糧食企業內生動力,全面提升了糧食倉儲管理水平。
各項制度更加完善。按照國家局《糧油儲存安全責任暫行規定》《糧油安全儲存守則》和《糧庫安全生產守則》要求,遵循“按制度辦事、以制度管人”的工作思路,重新疏理、修訂原有制度,進一步明確各崗位人員職責、各項技術操作規范。主要包括經理(主任)、副經理(副主任)、分公司負責人、防化員、保管員、會計員、統計員、安全員等各崗位人員工作職責;制定了糧食熏蒸、通風、設備使用及檢修等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。特別是在黨組織建設、黨風廉政建設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、糧食收購與熏蒸備案、儲糧化學品管理、倉儲設施保護、糧機設備管理、安全生產風險管控、儲糧安全等制度方面更全面、更完善。
管理行為科學規范。規范管理行為,是倉儲規范化管理咀基礎性工作。在糧食質量管理方面,嚴把糧食質量關,制定糧食收購質量檢驗業務流程,堅持儲糧質量抽檢和糧食出庫質量檢測制度。在儲糧安全管理方面,堅持每10日企業“領導帶隊、集體查糧”制度,每5日分公司匯查制度,保管員“三天一小查、五天一大查、風雨雪前后及時查”,做到查有糧情記錄,有糧情分析,檢查中發現問題落實“三單”整改措施??h局定期開展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檢查、儲糧安全檢查、春秋兩季普查和“兩個安全”考核工作,檢查中發現問題落實“三單”整改措施,獎優罰劣,保證了儲糧安全。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。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巡查和隱患排查,嚴格落實糧食熏蒸備案制度和儲糧化學品“0123”管理辦法 ,堅持設備檢修、臨時用電、高處作業、有限空間、外包作業、熏蒸作業、機械通風、糧食結拱處置審批等。
倉儲設施功能全面提升。開展糧食倉儲規范化管理,全面提升倉儲設施功能是關鍵。在縣政府大力支持下,太和縣利用產糧大縣獎勵基金,投資1.415億,新建(擴建)16棟高大平房倉,倉容15萬噸。35個糧食收儲庫點配置有計量、輸送、清理、消防、糧情測控、機械通風、環流熏蒸和機電設施設備;配套建設有5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、1個質檢中心、16個檢化驗室、7個機械罩棚、15個器財庫。所有糧食儲存庫點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和“智慧皖糧”信息化平臺。糧食倉儲設施設備的完善與提升,有效緩解倉容不足的壓力,保障了國家儲糧安全。
庫區環境優化美化。根據省局制定的“星級糧庫”實施方案,打造太和縣“星級糧庫”升級版,把優化美化庫區環境納入倉儲規范化管理工作。實施倉儲區、辦公區、生活區分開,推行谷物冷卻機、糧情監測、環流熏蒸、機械通風“四合一”保糧技術,落實糧面壓蓋密閉防蟲、“雙低”儲糧、推廣食品級惰性粉防蟲治蟲、清潔衛生防治等綠色儲糧方法,堅持做好庫區四周及倉房內外清潔、消毒、改造和隔離和倉房噴布防蟲線和設置防蟲網等工作。結合文明創建和庫區環境治理工作,全縣外墻粉刷3.5萬平方米,硬化道路地坪7.5萬平方米,庫區綠化0.9萬平方米,維修倉庫45棟,大門改造12個,制作各種標識標牌1700個,安裝不鋼銹鋼安全爬梯68個。庫區環境與往年相比發生了天翻地覆變化,展現了糧食行業新形象。
職工隊伍建設加強。堅持把職工隊伍建設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、“人才興糧”計劃結合起來,相互促進,共同發展。所屬12個公司成立黨支部,均落實為有固定活動場所、有設施、有標志、有黨旗、有書報、有制度的“六有”黨支部。各黨支部強化政治學習和教育,突出黨性鍛煉,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。為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,全縣招聘大專以上畢業生30人,開辦了保管員、質檢員、安全員、會統計員培訓班,累計有98人獲得糧油保管員、47人獲得糧油質檢員資格;在全市舉辦的技能大賽中,1人取得糧油保管員技能大賽一等獎、3人取得二等獎,2人取得糧油質檢技能大賽三等。取得糧油保管員和質檢員資格者直接與工資掛勾,激發了干部職工活力,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全面提升。
糧食倉儲管理實現信息化。以省局“智慧皖糧”建設為突破口,建設覆蓋全縣,內容涵蓋糧食企業基礎信息、數量、質量管理,以及視頻測控、購銷計劃、出入庫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統縣級平臺。通過“智慧皖糧”信息縣級平臺,進入出入庫系統,查看糧食出入庫動態,掌握糧食收購、庫存、銷售數量;進入糧情測控系統,查看采集庫點倉房外溫外濕、倉房內溫內濕、咀高咀低及平均糧溫,判定儲糧安全情況;進入視頻監控系統,可24小時查看業務、倉內、庫區安防情況??稍诰W上對糧油倉儲單位備案、地方儲備糧資格、項目進度、涉糧企業誠信評定進行審核等。進一步推進全縣糧庫規范化管理工作,實現了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與企業數據共享的信息化管理新模式。(張成)
注:以上圖文來源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,僅做分享交流!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!